朱德墨跡
朱德總司令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許許多多的故事膾炙人口。從流傳甚廣的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一生自始至終都在追求著真善美合一的人生境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家庭和師長的影響、教育下,他自幼就是一個有著中國文化歸屬感的典型的中國人。當我們從審美角度欣賞、品評朱德書法藝術的時候,可以鮮明地感受到他那質樸、雄渾、穩(wěn)健、風骨凜然的書法,一方面是他的人格精神的自畫像,另一方面,他的書法在本質上是其自幼奠定的文化認同心理的必然產(chǎn)物。
欣賞朱德的書法,是一種美好的精神陶冶。我們在看到他的書法作品的一剎那,就會不自覺地受其精神氣息的感染,我們的心靈乃至思想和觀念,瞬間就能進入只有在中國文化語境之中才能夠產(chǎn)生的精神境界。多年來,十幾歲的小孩子都學習過收入中小學課本的朱德的文章《母親的回憶》,許多人被這篇文章的魅力深深感染,幾十年之后仍然難以忘懷。朱德的書法,同樣具有這樣的魅力。仔細分析他的書法,我們相信,只有質樸、聰明而醇厚的人,主張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的人,才能夠寫出他那樣的書法。
朱德的書法,是有法度的,絕無扭捏做作之態(tài)。他的書法往往能以平實質樸的視覺語言抒發(fā)內心的真情實感。事實上,目前很多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無論是在書法的法度上,還是在書法的氣象、境界上,都難以達到朱德的高度。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朱德一生都能夠嚴格以“居敬”的態(tài)度嚴于律己。對中國人而言,所謂“居敬”,指的是中國人的存養(yǎng)工夫,亦即:第一,“存養(yǎng)此心之天理”;第二,“反省思誠,省察克治”;第三,“事上磨煉”。在這個意義上,由于朱德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堅持追求個人的對內自省和對外實踐的統(tǒng)一,所以他才能夠借助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讓萬事萬物皆由自我的良心而生發(fā),并強調為事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為事,而是為了實現(xiàn)道德建設的至高境界。因此,正是由于有了這樣的境界,他才能夠不斷地在書法中進一步發(fā)揮他的才智。
朱德墨跡
朱德的書法,確實是大智慧的產(chǎn)物,其書法氣象上的勇猛精進與筆勢儀態(tài)上的從容穩(wěn)健的合一,其實正是孟子所說的“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的最佳體現(xiàn)。他的書法,是“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表現(xiàn)。一言以蔽之,朱德的書法,是有文化價值指向的精神符號。
筆者相信,在朱德童年那個特殊的年代,明、清知識分子提出的“直探圣學本原”,即儒家學者提出的以良心、良知、良能為立身處世的準則,與他對書體風格的選擇和審美境界的定位,有著非常大的密切關系。正是這樣的立身處世的人生準則,使得朱德通過書法極為到位地詮釋了中國人一貫崇尚的“存養(yǎng)此心之天理”的文藝審美特征。
在此意義上,朱德的書法風范可以作為當代文化建設的一個風向標,重溫、研究朱德的書法藝術,具有超越其書法研究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傅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