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波 (高三語文老師)制圖:蔡華偉 宋嵩繪
【編者的話】
本版系列報道推出以來,在家長、老師中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記者走訪了一些學校的老師,他們坦言:在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和升學壓力之間走鋼絲,感到很無奈、很困惑。今天我們特別編發(fā)來自教學一線的老師的文章,來聽聽這些心聲。
“高考不考,看閑書有什么用?”
在當前高考選拔模式下,推進語文課程改革如同帶著鐐銬跳舞。
新課程理念要求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這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核心。但受高考模式的限制,被稱為“文化殿堂”的校園已異化為“文化沙漠”。語文教師給學生推薦名著,家長反對,班主任老師反對,他們眾口一詞:“高考不考,看閑書有什么用?”在他們看來,“高考有用”是唯一的標準。筆者曾向?qū)W生推薦文學作品,但大部分學生沒有閱讀,原因是“沒有時間”,因為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全被各學科的作業(yè)占據(jù)。學生沉浸題海,疲憊不堪。
沒法讓學生接近名著,新課改所提倡的課外閱讀只能是一句空話。
“我手寫我心”在考試中易被判“另類”
新教材安排的作文教學包括片段作文、命題作文、課外練筆三部分,完整地進行一次全程訓練需要大量時間,而課堂上可用于作文教學的時間又太少,課外學生很難找到時間做作文,訓練目標基本上難于實現(xiàn)。大多數(shù)訓練內(nèi)容學生不感興趣,或命題太俗,或限定太死,或與過去訓練重復,教學中難于執(zhí)行。一部分教師認為在現(xiàn)在的作文評分機制下,訓練與否很難看出區(qū)別,不如抓基礎實在,平時也輕視作文常規(guī)訓練,直到臨考之前,才突擊進行審題、快速作文等非基本功訓練,以適應考試需要。學生長期接受這種模式的訓練,創(chuàng)造欲望長期受到壓抑,嚴重制約了語文學習的興趣。
筆者提倡學生自由練筆,但阻力重重,因為“我手寫我心”的文章,極有可能在高考中被定位為“另類”。在當今高考閱卷模式下,學生的寫作會永遠以“穩(wěn)”為主,雕章琢句的偽文化散文大行其道,“板塊組合”式的議論文會得到一個“平安分數(shù)”,“個性化寫作”是雷區(qū)。這樣,學生硬著頭皮去尋立意、明觀點、找材料,形成“新式八股”的文風。司馬遷、屈原、王昭君、蘇軾成為高考作文中被不斷大量克隆的“恒定”材料……
五花八門的考試占據(jù)太多時間
在考試的陰影下,語文教學很難呈現(xiàn)出本來應有的美麗。
高中語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試異化了。且不說名目繁多、重復累贅的考試本身,單是課文教學一般也得服從考試的需要。至于那些五花八門的考試——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考、糾錯考、單元考、全市統(tǒng)考、名校聯(lián)考、一模、二模一直到N模……幾乎多到無以復加,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使他們望而生畏,見而生厭。這種繁復的考試、講題,對學生人格的發(fā)展、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毫無用處,在學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時候,占據(jù)大量時間,逼迫他們做大量對將來發(fā)展毫無用處的考試訓練,無疑是對學生生命的一種浪費!
面對這種僵化的教學模式,師生雙方都不敢懈怠。除非你不怕“身敗名裂”,除非你不想升學。厭歸厭,但你必須日復一日從事或接受這種。在這種模式下,各種參考資料滿天飛;在這種模式下,催生出許許多多出題、講題、押題的“名師”,催生出許多考上名牌大學的高分低能者……
注重人文素養(yǎng)要擔風險
在我們身邊,有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一個老師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提高課堂的“文化味”上下功夫,課講得好,學生喜歡,但學生的考試成績不一定好;相反,有的老師,不講究課堂教學藝術(shù),從高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答題訓練,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十分突出。課堂藝術(shù)與教學成績不一定成正比。于是,許多滿懷教育理想的教師,在殘酷的應試背景下,放棄理想,屈從現(xiàn)實。
著眼于學生素質(zhì)培養(yǎng),調(diào)動一切審美手段,讓其置身于美的氛圍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好處,但在現(xiàn)行考試面前必然要承擔風險;對著考試教,你考我就教,不考我就不教,各考點反復訓練,人人過關(guān),自然萬無一失,但又有悖教育規(guī)律,深為學生厭惡。我們的語文老師就置身于這種夾縫之中,備受煎熬。
(文章署名為化名,記者趙婀娜整理)
【新聞背景】
中學教師正面臨“壓力山大”之困
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們首先會想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這種狀況在中學教師中表現(xiàn)更為明顯。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教師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會、學校、學生對教師職業(yè)的要求越來越高,期望值越來越大,教師工作更為繁重和忙碌,不但有備課、批改作業(yè)等日常工作,周練、月考、統(tǒng)考等也讓教師疲于應付;二是目前一般以優(yōu)秀率,升學率,高考一、二本上線率等作為對教師的評價標準,教師一刻都不能松勁,壓力比較大。第三,教師本身也面臨著升職、晉級、繼續(xù)教育等自我發(fā)展的壓力。
有人曾大致做過統(tǒng)計,從早晨6點左右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左右晚自習結(jié)束,一個老師在校時間大約有十二三個小時。教學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耗費時間長,幾乎成為中學教師工作的普遍狀態(tài),由此也帶來不少生理和心理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遇到的中學語文老師張某就是其中一例。張老師今年41歲,因為工作壓力大,出現(xiàn)神經(jīng)衰弱,常常失眠,夜里多夢、盜汗。上課遲到、被領導批評、遇上聽課講課內(nèi)容卻完全忘記,是張老師夢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場景,上課時也多次出現(xiàn)因體力不支昏厥的狀況。
而32歲的中學歷史老師吳某則表現(xiàn)出難以與同事友好相處、共同合作,有時甚至發(fā)生糾紛,對待學生也態(tài)度粗暴,時常牢騷滿腹。
種種案例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有人戲言,中學教師面臨“壓力山大”之困,呼吁社會及有關(guān)部門給予重視。
【師說一】
無情升學關(guān),只看成績單
初中語文老師王鵬:李夢飛是一個帥氣的大男孩。我感覺,他是我教學生涯中遇到的最優(yōu)秀的一個孩子:學習拔尖,文藝體育樣樣精通,班里的所有活動都離不開他。
進入初二,他依然是班里學習及各項活動的領軍人物。運動會的跑道上,總能看到他矯健的身影;藝術(shù)節(jié)上,從編排到演出,他忙得不亦樂乎;學校組織的演講賽、辯論會、籃球賽,他也無一例外取得了好成績。那時候,全年級的老師和同學都羨慕我班有個全才。他自己收獲了一堆獎杯,一大摞獎狀,也給班級爭得了不少榮譽。我當時特別自信,認為自己一定會培養(yǎng)一個綜合素質(zhì)極高、將來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
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這些活動占去了他大量的學習時間,升入初三,他的成績出現(xiàn)了滑坡。這時,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集中精力幫助他抓學習。但是由于初二的基礎不夠扎實,他中考時只考了班級第七名。幾所知名重點高中只看成績,差一分都不錄取。就這樣,孩子被他理想的高中拒之門外。那時,我一時沖動,還給招生處打了電話,告知他們這是一個素質(zhì)極高的孩子,希望能夠破格錄取。但是,這種舉動似乎太幼稚了,現(xiàn)實很殘酷。
雖然家里擺滿了獎狀,雖然我一再安慰家長,孩子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但是從家長失望的眼神中我還是明白了,那張成績單才是最重要的。
【師說二】
素質(zhì)教育排頭兵,我沒當成
初中物理老師張峰:我是一名從教將近20年的物理教師,深受學生的喜愛和領導、家長的信任,多次獲省、市級榮譽。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我認為我應當走到教改的前列,做素質(zhì)教育的排頭兵。
2006年秋,我又從初二帶了兩個起始班,從那時起,我也開始了素質(zhì)教育的探索。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親身體驗的機會。于是在我的課堂上,加入了學生自學、互學、親自實驗、我當小老師等活動。課下作業(yè)也改成了自我制作、網(wǎng)上了解相關(guān)知識等。
為了精心設計、組織一節(jié)課,我要制作教具、查閱大量資料,忙得不亦樂乎,比別人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都多。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學生覺得物理課輕松有趣,每天都很期待,我也感到很快樂。
但由于時間有限,學生沒做大量習題訓練,答題缺乏規(guī)范,明顯不到位。兩個月過去,在期中考試中,我所教的學生答題因為生活性語言較多、和標準答案有差距而失分嚴重。在教學評估中,我的成績也落到了中下游。班主任懷疑的眼光、領導語重心長的談話、家長會上家長的抱怨,似乎都給我扣上了不負責任的帽子。
我困惑了,明知滿堂灌、反復訓練,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告訴學生很多知識,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可面對應試教育,我只能退縮,還是讓學生變成學習的機器?,F(xiàn)在我的學生依然很累!
(本版據(jù)人民日報報道 記者苗苗 兩文中均為化名 記者蔣云龍、丁汀整理)#p#副標題#e#
制圖:蔡華偉 宋嵩繪
家長的糾結(jié)
(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③)
“自身已很難再有發(fā)展,孩子是全部的希望”
黃珊與老公都不是北京本地人,在北京打拼近10年,為了能讓7歲的女兒接受好的,他們舍棄了很多。家距學校太遠,他們先買了車,又就近租了房,夫妻倆每月共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除了日常的生活開銷,近8000塊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其實完全不必那么多,自己享受一下多好啊,但是為了孩子可以適應將來的發(fā)展,以后有個好的未來,我不得不放棄。”
在黃珊的包里,永遠都會帶著一張課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孩子課外班的時間地點。
這位34歲的媽媽,目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我自身已經(jīng)很難再有什么發(fā)展了,現(xiàn)在孩子就是我的全部希望。”
于是,帶孩子趕場上課外輔導班成了她一項比工作還重要的內(nèi)容。“除了周一,別的時間我都需要帶孩子去上課外班。” 比如,每周二到周五,孩子都要上課外的數(shù)學和英語(論壇)輔導班。
孩子的學習效果如何呢?
剛開始,孩子還興高采烈,說是再去學校上課,能輕松回答出老師的所有問題。但是后來隨著輔導班難度加大,孩子對學校講的失去了興趣,認為太容易,不想學。作為家長,黃珊非常矛盾,逼孩子又不忍心,不去管又怕這樣下去對孩子不好。
但是,看著別的孩子都是這樣學,黃珊也不得不下定決心,“我孩子也必須這樣。從小養(yǎng)成吃苦的習慣,長大了對她也有好處。”
“不想加壓,但孩子主動要求,挺糾結(jié)”
寧寧的爸媽都是教師,在北京海淀區(qū)某中學任教,孩子在海淀的一所重點中學上初二。在很多人看來,這很值得羨慕,至少在家庭教育和孩子上學問題上能夠比其他家庭有優(yōu)勢。
作為教師,寧寧媽媽說:“其實我并不看重孩子的名次。”
寧寧爸爸也擔心,“過重的學習壓力會造成自信心不足、心胸狹隘的性格,同時對孩子能力的養(yǎng)成不利。”
可是,寧寧卻很擔心考試排名,每次排名靠后了,他都會覺得很丟人。目前學校課程很緊,孩子幾乎沒時間做別的,于是考試成績成了孩子們認為是最重要的事,也是最能影響孩子自信心的事。為了能夠保持優(yōu)秀的成績,孩子甚至主動提出借助課外輔導來提高學習成績。
寧寧媽說:“我并不贊成找課外輔導,成績想優(yōu)秀就要找輔導,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缺乏獨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缺乏執(zhí)著的韌性,進入社會后,更容易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受挫。我們都想給孩子足夠的成長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努力、獨自成長,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去尋求外力幫助。”
她的說法得到寧寧爸爸的贊同:“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學校的培養(yǎng)主要與智力有關(guān),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這種模式化的教學上,孩子將來的情商、逆商、德商、心商去哪找呢?”
然而,孩子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參加課外輔導,這似乎也不是無理要求,做家長的怎么辦呢?面對孩子的要求,寧寧的爸爸媽媽“挺糾結(jié)”。
“我替孩子選擇了屈服”
“孩子,我了解你的渴望,理解你的心情,然而現(xiàn)實讓我們不能放松。調(diào)整心態(tài),提高效率!自己擠出時間玩吧!”豆豆媽媽這樣跟孩子說。
豆豆媽媽說:“我不是一個面對現(xiàn)實敢拿孩子將來做賭注的媽媽,也不是一個特立獨行有自己明確而執(zhí)著的教育方法的媽媽,當小升初的洪流襲來,當升學壓力大山般壓來時,我替孩子選擇了接受,選擇了屈服。”
眼看著孩子兩個月后就要面臨小升初的抽測,三四個月后就要升入六年級,一年零兩個月后就要小升初……豆豆媽急死了,只有一個方法:給孩子報了一堆課外輔導班,讓孩子努力加油。
“其實我也不想做這樣的決定。自從報名參加輔導班后,孩子的悲慘生活開始了,每天除了正常上學外,還要上一堆的課外班,周末更別說了,奔波于各個培訓學校。”豆豆媽說。
其實孩子有多累,作家長的都看在眼里,他們也很心疼??墒嵌苟箣寢屢埠軣o奈:有的家庭可以選擇送孩子出國,有的家庭的孩子不愁未來的工作,但是她家只有這一種辦法,不去逼孩子怎么辦?“我也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fā)展,有淡泊明志的情懷,積極樂觀、堅持不懈的態(tài)度,但是當前必須先讓他考上一所好學校。”
(文中均為化名)
淮安
孩子賴床不起 父親怒而報警
【新聞背景】
幾天前,江蘇省淮安市區(qū)一名初三學生因賴床不起,他的父親情急之下便撥打報警電話,請派出所民警前來幫忙。
據(jù)了解,當天早晨6:20左右,淮安市健康路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接到一居民報警電話,稱已經(jīng)到了兒子平時起床時間,可他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說服兒子起床,只好請民警幫忙。
民警來到報警人所居住的市中心某小區(qū)家里時,小孩見到了民警就急忙“告狀”,稱他的父親還沒有到起床時間就掀他被子拽他起床,想要父親道歉。
這位家長稱,14歲的兒子是該市某重點中學初三學生,每天早上都是他負責叫兒子起床??僧斕煸绯浚斔裢R粯觼砗皟鹤悠鸫矔r,兒子一會兒說喊早了,一會兒又說天太冷,就是不愿意起。眼看上學快要遲到了,著急的父親便掀開被子想強制兒子起床。誰知道兒子的犟脾氣也上來了,跳起來站在床上跟他大吵大鬧,就是不穿衣服。兩人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還動起手來。家長在情急之下?lián)艽蛄?10報警電話。
出警的民警向記者介紹說,由于父子雙方各執(zhí)一詞、互不讓步,而且上學也已經(jīng)遲到,便只好將他們都帶回派出所進行疏導。隨后,孩子的母親聞訊也從單位趕到派出所,對這對父子進行勸解。直到上午10點多,孩子才在母親的陪同下離開派出所前往學校。
據(jù)民警說,從這對父子的談話中,可以看出處于升學階段的孩子平時承受著較重的學習負擔,周末可能還要參加補習班,心理壓力較大。
相關(guān)人士建議,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要注意好方式方法,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記者姚雪青)
別把你的夢想強加給孩子【專家支招】
家長要擺脫教育焦慮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家長特別擔心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總是想去預防或者提前解決孩子將來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會帶來一定的焦慮。
另一方面,很多家長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當年沒有達成的目標也會寄望于孩子??煽刂坪⒆硬豢赡苣敲慈菀?,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自身的焦慮、希望的寄托,加上攀比的心態(tài)共同組成了家長的“愁”。
有幾個方法可以減輕這種“愁”。
首先,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畢竟只有少部分人的成績能進入班級前列,家長要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
其次,建立平等的代際關(guān)系。關(guān)系大于教育,家長應該學會了解孩子的需求,更好地溝通。
再次,轉(zhuǎn)變觀念。家長應該學習孩子成長的教育規(guī)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幸福莫跟分數(shù)掛鉤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副教授劉曄萍:一位學生能不能教好,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幼兒園、小學階段的孩子,第一件事情應該是玩耍。如果對于玩耍,家長能夠做很好的設計,對孩子來說,也是學習。比如,在玩耍中,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觀察、如何提高動手能力,也能引導孩子帶領周圍的孩子一起玩,培養(yǎng)團隊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這個過程的訓練,和成績無關(guān)。
只是現(xiàn)在,從小學到大學,評價教育的標準,都是考試的分數(shù)。成績的好壞,成為學生成功與否的代名詞。按照這個邏輯,孩子的幸福感便也和分數(shù)的高低掛起鉤來。
家長首先要教給孩子的是做人、做事,而不是成為一個被成績決定的人。
別老跟最優(yōu)秀的比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教授 沃建中: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我覺得至少有以下4方面值得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
第一,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孩子尋找自己未來的目標。
第二,要更多地給孩子自信。孩子的自信來自于家長的鼓勵。如果孩子考試考得不太好,家長不要一味批評。如果孩子做得不錯,有進步,要多鼓勵。家長要引導孩子縱向比,而不是橫向比,別一味把自己的孩子和優(yōu)秀的孩子比。
第三,要給孩子更多決策的空間。有時即使決策是錯的,也該讓孩子去嘗試。
第四,從學校來講,要做好因材施教。課堂教育目標應該放在成績中下生身上,讓學生整體能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有很多實驗證實,這樣做,開始課程進度可能會慢一點,慢慢地原本跟不上的學生就跟得上了。老師應該相信:任何人都具有學習的能力,能夠?qū)W好基本的課程。
(人民網(wǎng)熊旭、林露整理)
童年過了哪里尋找【孩子說】
@寧寧:小學的時候我很喜歡家?,F(xiàn)在我更喜歡學校。
@汀?。弘y道我每天只能學習不能干別的?讓我成為書呆子,是吧?
@達遠:我要自己狠狠地悶幾腳足球!
@小山山:我知道抽測的重要性,我也知道小升初的形勢嚴峻,可是我還知道童年時光一去不復返,長大后去哪里找呀!
身陷其中無能為力【家長說】
@家長:教育環(huán)境有多殘酷?但凡有孩子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體會一些,然而身陷其中,難以超脫。
@一位母親:都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早6點30分出門,回家吃過飯休息一小會,做作業(yè)復習直到10點30分睡覺。德智體美勞,哪一項不重要,只會x+y,其它幾項都欠缺,怎么行?我們小時的教育,比現(xiàn)在更真實……真的希望孩子快樂,我無能為力。
@中學生家長:我的孩子很善良,愛幫助人,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又有生活自理、做事的能力,就是不愿讀死書,成績不好,在學校是老師眼里的差學生。當前的中考、以后的高考(微博),對他可能都是打擊,難道這樣的好孩子就沒有出路?
家長負有很大責任【網(wǎng)友說】
@欣穎:孩子苦,別老往別的方面上去說三道四,其實家長有很大的責任,怪就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問題出在家長。如果都不去參加課外輔導班,那些輔導機構(gòu)不就沒事做了嗎?我的孩子就從來不參加任何輔導班。
@ 冷眼:跟風地給孩子報特長班、補課。孩子們一個個小臉蠟黃,小小年紀戴著眼鏡,佝僂著背著20多斤的書包每天兩頭不見太陽地穿梭于學校與家之間。我想如果是我也煩透了。
@ 何忠平:把孩子們靈性都給扼殺了,變成沒有激情的書呆子,對學習充滿厭倦,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沒有了,民族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 小李飛刀:教育機制本身就存在問題,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是受害者,社會上存在著一股浮躁的情緒,不知道培養(yǎng)出那么多書呆子有什么用,悲哀啊!
以上均摘編自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留言及人民微博
(本版據(jù)人民日報報道 《人民日報》 姚雪青)#p#副標題#e#
宋嵩繪
學生的心聲
(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②)
曉春是上海市某重點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今年11歲,體重不足40公斤,書包卻足足有6公斤重。里邊的東西真不少:除了語、數(shù)、外課本,還裝著奧數(shù)、科技、美術(shù)、信息課和信息冊、輔導書等等,林林總總不下20本。
書包有個拉桿,曉春每天拉著上下學。
“背著怎么吃得消???肩膀又酸又疼,感覺喘不過來氣的!從四年級開始我就換拉桿的了。”曉春告訴記者。即便這樣,也不容易。曉春家住6樓,上下樓梯就得拎著。清晨爸爸媽媽在上班前,還可以幫她拎到樓下,下午放學后就得全靠自己了,一雙小手勒得紅腫,人累得氣喘吁吁,也只好咬著牙,一步一步地往上攀。曉春說,她們班近40名同學,用拉桿書包的占了大約1/3。
不光是書包不輕,做作業(yè)壓力更重。
曉春每天早晨6點30分起床,7點30分到校上課,從7點30分到8點10分,班上有一半同學被選拔出來上40分鐘奧數(shù)課。上課后老師都要布置作業(yè),學生就要用功去做那些寫不完的習題。
“連每天一小時午休的時間都被占用了。吃過午飯全班同學都要做作業(yè),直到下午上課鈴響;下午4點10分放學,回家都不能休息,做完課內(nèi)作業(yè),還要做課外作業(yè)。每晚都要做到八九點。雖然說每月20日是學校的‘無作業(yè)日’,但是連這天老師都不會放過的。我們覺都不夠睡,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的。” 吐了吐舌尖,曉春無奈地說。
曉春媽媽說,每天孩子放學回家,先吃點東西墊墊,馬上就得開始寫作業(yè)。等飯好了,吃飯,然后接著寫。有時候孩子太困了,就趴桌子上打個盹兒——一會兒就得叫醒,因為還得接著寫。
有出去玩的時間嗎?記者問。
“還真沒有。周末我們盡量帶孩子出去玩一玩。” 沒時間玩,也沒有什么體育運動的時間。“學校里有體育課,課上運動唄!”
表面看來,學生是被作業(yè)所累,實則為考試所逼。學??荚u老師,老師加壓給學生;學生考不好,家長也來找學校。結(jié)果書越讀越多,書包越來越重,教師和家長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檢驗的唯一標準就是通過考試評優(yōu)劣。曉春說:“考好最重要了,課外書平時沒時間看的。”
到了周六周日,曉春總算可以有點輕松的時間,但也有限——還有很多輔導班在等著她。父母雙休日給她報了4個輔導班:奧數(shù)、鋼琴、樂理和劍橋英語。有的班她壓根兒不喜歡。
只保留孩子感興趣的班不行嗎?
“那怎么行!”家長說,“小升初,要看英語考證的。奧數(shù)也有加分,班里有一半人都在上。就不說加分,學了奧數(shù)之后,對做普通數(shù)學題確實有很大提高,好比負重跑慣了,解開就能跑得更快,不上能行嗎?”
負重跑慣了,解開跑得快;可如果過重呢?還跑得起來嗎?孩子會不會像拉桿書包一樣一點點被拉長,沉重的負荷會不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直不起腰來?
(文中為化名)
【案例一】
媽媽
我壓力好大
今年初,和媽媽為了補習奧數(shù)而爭執(zhí),南京一名小學生華華(化名)寫了一首名為《媽媽我壓力好大》的詩,這首詩在網(wǎng)絡傳播開以后,引起了廣泛反響,甚至被譜曲寫成了歌。詩作摘錄如下:
媽媽,我的壓力好大
一分一秒一嘀嗒
外面的鳥兒早已飛回家
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
我都在家
我在家
不是擺弄芭比娃娃
也不是上游戲網(wǎng)站4388
而是拿起筆在奧數(shù)題上比比畫畫
啊壓力好大
我真討厭黑板上5678
什么時候我能給自己放一個假
一株草和一朵花
我都希望去探索它
……
時光一天一天被學習打發(fā)
學習的內(nèi)容難度也越來越大
媽媽,我想告訴你
長大的我不會沒有出息
不要讓大自然和我沒有關(guān)系
給我放個假,好嗎
媽媽,我的壓力真的好大
【案例二】
98分
為什么還厭學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學者沃建中向記者談到一個案例:
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在模擬考試中考了98分,卻不想學了。按說,98分的成績算是不錯,為什么孩子卻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百思不得其解的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做心理咨詢。
孩子說,考了98分,只在班里排了第十名。按照這個成績,進最好的學校很難。那么這個98分,又有什么意義呢?
在他看來,第一名才是目標,必須考到第一名才行??墒撬氩煌ǎ瑸槭裁醋约憾寄敲磁α?,卻還只是這個成績?學習的快樂到底在哪里呢?
沃建中說,這個孩子面臨的情況,其實很有代表性:學習帶來了挫敗感,孩子沒有自信了。
(本版據(jù)人民日報報道 記者 林露)#p#副標題#e#
校園冷暴力的土壤是什么
(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①)
【開欄的話】
時下,從不時跳出的新聞事件來看,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許多誤區(qū):過重的課業(yè)壓力讓孩子不堪重負;瞄準應試的教育內(nèi)容過于膨脹、擠占了幾乎所有的時間,而關(guān)注孩子心靈等方面的教育付之闕如;美的教育、愛的教育、意志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不同程度“缺課”……
這影響著孩子的茁壯成長,也影響著我們明天的發(fā)展。
本報社會版和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今起共同推出“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系列報道。在推出報道的同時,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還會推出在線調(diào)查、設置互動版塊,希望廣大讀者支持、參與,共同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共同討論解決之道。
【新聞背景】
日前,一些亂象映入公眾眼簾:
西安一小學讓調(diào)皮、成績不好的學生戴綠領巾,老師要求上學、放學都不能解開,不然就在班上點名批評。老師稱此舉是為了激勵學生上進。
山東省東營市某中學有班級實行獎罰制度,違規(guī)違紀的學生會被罰款,罰金將用來獎勵學習進步者。事件曝光之后,學校糾正了該班級的做法。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某中學實行差異化校服:紅校服是優(yōu)秀生的專利,普通學生穿的是藍色或白色校服。紅校服背面印有白色“優(yōu)秀生”字樣。
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學的3個男孩因為不遵守課堂紀律,遭到老師懲罰:脫下褲子,在學校操場上跑步,旁邊還站著兩個女生“監(jiān)督”。目睹此事的網(wǎng)友拍下照片,發(fā)到網(wǎng)上。
最近發(fā)生了諸如綠領巾等一系列校園“冷暴力”事件,引發(fā)了各界關(guān)注。
專家指出,事件背后有一系列深層次的原因,如教師的生活壓力以及心理狀況不容樂觀、教師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中德育內(nèi)容的相對缺失、公民意識在教育領域的淡薄等,這些都值得反思與警醒。
制造疏離將造成深層傷害
專家指出,紅校服、綠領巾等,事實上造成了學生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差距與疏離,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將是終生的。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林丹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社會性培養(yǎng)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同伴的接納、認可和肯定。同伴的認可對他們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同伴接納,甚至被同伴嘲笑,這會造成心理上深層次的傷害,因為這傷害到了最根本的部分——自我的部分。這將會對其將來的成長、融入社會造成深遠傷害。”
網(wǎng)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帖子,發(fā)帖人是“樹枝上的月亮”,清晰地反映出遭遇校園“冷暴力”之后,孩子的受傷和無助:
“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是兩年前的一天,我們班要上公開課,在上課之前,我們班的同學很多都被警告道:‘上課的時候要表現(xiàn)精彩’,可是我真不爭氣,我那節(jié)課讓老師失望了,是很讓老師失望的那一種,我的心里一直很內(nèi)疚,因為我一直都是一個好學生??墒?,從那節(jié)課之后老師對我的態(tài)度完全變了,變得對我冷漠了,我分明能感覺到每次給老師打招呼時他那種不屑一顧的表情,我當時的心情真的很難受,說實話,我每次眼里總含著淚水。”
從直接的打罵、責罰發(fā)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來懲罰方式不那么“負面”了,但實際上傷害卻升級了,因為傷害到了心靈。“教育是靈魂的教育。教育首先要喚醒孩子的自尊,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強。如果用這樣的教育理念來主導教育行為,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懲罰和對待學生的方式。”山東省威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皇冠小學校長于艷麗說。
教師的育人能力還沒跟上
“人的成長過程中必然要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林丹華強調(diào),“不是不允許學生犯錯誤,關(guān)鍵是在學生犯了錯誤之后,要以尊重的心態(tài)去教育孩子。”
“‘冷暴力’是老師給學生做出了一個最為糟糕的德育示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傳寶說,“事件的發(fā)生反映出老師自身德育素養(yǎng)的缺失以及教師德育專業(yè)化培養(yǎng)的缺失。”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和“育人”,育人應該是第一位的。但遺憾的是,目前在教師專業(yè)化的推進過程中,教師教學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但育人能力的提升還沒有跟上。
檀傳寶舉了個例子,在日本,如果師范專業(yè)的學生沒有修滿德育的學分將無法取得教師職業(yè)資格認證,但在我國卻缺乏類似的制度保證,“僅靠老師在實踐過程中慢慢摸索,其成本和代價是巨大的。”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簡單地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差’,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發(fā)掘每一位學生的特長。”林丹華指出,“對犯錯誤的學生,如果不是立足幫助,而是立足否定,教育就會偏離軌道。”
“別把無知當創(chuàng)新!如果有充沛的教育情感,扎實的教育理念,就能判斷出行為是否合適。”于艷麗強調(diào),“我們需要反思,對于‘有教無類’我們到底認識多少,領悟了多少?教育理念的落后、匱乏,教育情感的缺失、教育風氣的浮夸都導致了教育行為的簡單,或‘別出心裁’。”
在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扭曲
“冷暴力”事件發(fā)生之后,需要反思的不僅僅是教師自身。
“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全社會的關(guān)注,這對教育和對教師的素質(zh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艷麗說,“目前,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qū)е滤刭|(zhì)教育舉步維艱,教師在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夾縫中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工作與生活,這就容易催生扭曲的教育方式。”
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反思,“冷暴力是公民意識淡薄在教育領域的折射。”檀傳寶說,“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但事實上,目前,無論是教育內(nèi)部還是教育外部,尚未做到將學生當做具有獨立人格的平等公民來對待。”
北師大教育學部教育管理學院副教授向蓓莉也強調(diào),如若倡導尊重“人性尊嚴與完整性”的教育被納入我們中小學課程以及教師的培訓課程,我們有理由相信,老師們將更有可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采取更為適宜孩子成長的教學方法。
【專家說】
嘲笑比耳光傷害更大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同伴接納,甚至被同伴嘲笑,這會造成心理上深層次的傷害,比扇一記耳光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大。”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 林丹華
“如果把老師比喻成產(chǎn)品,就應該在產(chǎn)品出廠前,給予現(xiàn)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yè)道德等德育內(nèi)容的培養(yǎng)。”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傳寶
“如果教師群體本身就存在各種心理問題,能避免他們在教學以及與學生的交往中出現(xiàn)各種非理性行為,甚至把學生作為自己負面情緒的出氣筒嗎?”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
【網(wǎng)友說】
不能用陋習代教育
@如果愛—歐偉強:此前坊間熱議為何中國岀不了喬布斯,有色教育正是一大毒瘤。人為把學生分成紅黃藍、優(yōu)中差,非此即彼。殊不知創(chuàng)新的本質(zhì)在于變,在于破壞性思維。把學生拴上標簽就禁錮了思想的可能性。
@孫駿毅: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決不是把學生分成好與差,而是指針對不同對象實施其可以接受的教育。反觀現(xiàn)在唯分數(shù)論,人格歧視,以陳規(guī)陋習管理現(xiàn)代教育;嘴上喊教改,十年無效果;相當一部分教師人格有缺陷,既缺乏教學新理念,又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黃土高原黃土包:成績歧視,貧富歧視,地位歧視,人身歧視,歧視!歧視!這種素質(zhì),自身怎能不被歧視?
@vv微言:教育的本質(zhì)是塑造人類的靈魂。如此充滿歧視、冷漠和壓抑的 “創(chuàng)意”教育方式層出不窮,教育者們該認真反思反思了!
(本版據(jù)人民日報報道 記者 黃碧梅整理)
(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④)